大客車
交通部公路局委託豐榮汽車客運公司辦理「智慧自駕公路實證DRTS試辦計畫」,日前(11/24)舉辦自駕車輛展示暨試乘體驗活動,由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親自主持、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經濟部、內政部、豐榮客運董事長徐弘豐及相關單位,共同見證自駕巴士運行測試暨說明相關成果。
交通部次長陳彥伯(左五)、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左四)、豐榮客運董事長徐弘豐(左六)及經濟部、內政部等相關單位見證自駕車輛試乘體驗(照片提供:公路局)
公路局表示,該項計畫主要是在台61線導入自駕公車營運服務及建立智慧公路養護設備與技術,由經濟部、內政部與該局共同爭取前瞻計畫經費推動。而自駕公車部分則由多年來投資自駕公車專業的豐榮汽車客運辦理,在台61線臺中大安圖書館—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路段導入自駕巴士並提供載客服務。目前自駕車輛已打造完成並開始進行半封閉場域測試,預計12月進行開放場域測試,如前兩階段測試順利,將於2024年3月開始營運並開放民眾試乘。
豐榮客運董事長徐弘豐在今年四月的「商業車智能研討會」上分享目前該公司正與交通部、經濟部等試驗此計畫。在體驗活動時進一步表示該自駕公車技術由工研院研發,而所有自駕系統也都是MIT技術。1台造價約新台幣3000萬元,時速可到90公里到100公里,不過目前法規規範,只能行駛時速40公里,已經是時速最快的自駕公車。徐弘豐說,第一階段自駕車將從台中大安區行駛到三井Outlet,未來希望延長到鹿港,且每趟都會搭配1名安全駕駛員,卻表緊急情況發生時可即時由駕駛員駕駛。
豐榮客運董事長徐弘豐在今年四月商業車智能研討會上分享61線自駕實驗計畫
公路局說明該項計畫是以將自駕技術導入實際客運營運服務進行規劃,希望先在偏鄉地區進行實證測試,活動除了展示自駕車輛設備及功能外,也規劃實際運行情境進行試乘體驗,包括直線行駛、號誌化路口、與他車混流或超車情形,以及遇障礙物減速或閃避等,展示自駕車是否能清楚辨識道路交通環境及安全運行,該運行測試將持續進行至明年3月。而明年3月上路後,每天預計7到8個班次,每趟有15個座位,7個站位,停靠點有7站,每月運量預估1000人次,到114年底前搭乘都免費。藉由相關運行測試來驗證自駕車之安全性與穩定性,做為未來制訂法規或安全標準的參考外,同時也做為申請下一階段沙盒計畫運行延長至台61高架道路彰化鹿港路段之前置準備。
-
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藉由車體廠的建置,進一步提升電動巴士生產品質及系統整合。例如:導入高強度鋼骨架自動焊接系統、快速換線平台、自動車規PU漆噴塗與六面雨漏測試等設備,確保每一輛車的品質一致性。
-
由交通部主辦、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承辦的「2025 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日前於高雄展覽館南館盛大登場,吸引政府官員、產業界、學研機構代表共同參與。本次活動聚焦我國運具電動化與無碳化政策推動與氫能應用,展現多元發展的淨零交通布局。
-
由交通部主辦的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在高雄展覽館隆重舉行。論壇聚焦全球淨零轉型下的大眾運輸革新,邀集政府機關、產業界與研究機構之意見領袖,深入探討氫能與電能巴士的國際趨勢與技術演進。
-
VOLVO全系列巴士賞析會暨三大車體廠經典聯展除了展示Volvo B13R底盤及B8R底盤,亦由大吉汽車、程達汽車、一友車體聯合參展,展現品牌與車體廠緊密合作下的高品質客製化成果。
-
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全球車輛產業正迎向智慧化新時代。自動駕駛與智慧座艙加速實現,吸引眾多ICT業者跨足車用電子領域,推動智慧車輛成為產業創新的核心焦點。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車輛中心,ARTC)展示多項首次曝光的自主研發與跨域整合成果,包含全台首度公開亮相的Level 3自駕電巴,智慧座艙監控、AI伺服器振動噪音分析、電子後視鏡等多項符合國際法規檢測技術與能量。